通辽市第五届综合性职业技能大赛落幕
9月8日至9日,内蒙古通辽市第五届综合性职业技能大赛在通辽市工业职业学校、通辽市职业学院热力开赛。大赛由通辽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牵头主办,紧扣通辽产业发展需求,为新能源、现代农牧业配套服务、数字经济等领···
9月8日至9日,内蒙古通辽市第五届综合性职业技能大赛在通辽市工业职业学校、通辽市职业学院热力开赛。大赛由通辽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牵头主办,紧扣通辽产业发展需求,为新能源、现代农牧业配套服务、数字经济等领域储备技术骨干力量,助力区域产业转型升级。
通辽市第五届综合性职业技能竞赛在通辽职业学院、通辽市工业职业学校同步开幕
大赛聚焦通辽产业痛点与发展重点,设置机电一体化、新能源汽车智能化技术、健康和社会照护、电子商务、母婴护理等15个赛项,涵盖新能源装备运维、信息技术应用、现代服务业等关键领域——其中,机电一体化赛项直指通辽装备制造产业升级需求,新能源汽车智能化技术赛项呼应蒙东地区新能源产业布局,电子商务赛项则为通辽肉牛、荞麦、沙地苹果等特色农畜产品“走出去”培育实操人才。赛事吸引全市9个旗县市区的358名选手参赛,既有通辽锦联铝材、东煤检测技术等企业的技术骨干,也有职业院校的师生,他们经旗县层层筛选和择优推荐,最终在市级赛场展开“硬核比拼”。
本地技能大师、民族工匠现场展示技能创新成果与民族特色工艺
赛场上,“通辽技艺”尽显特色与实力。机电一体化赛项中,选手们针对当地农机装备、化工设备的常见故障,熟练完成机械装配与智能调试,动作里透着“懂农机、接地气”的扎实;新能源汽车智能化技术赛项里,围绕低温环境下新能源汽车电池维护、智能控制系统调试等“草原特色课题”展开比拼,破解通辽冬季寒冷天气对新能源车辆的影响;健康和社会照护赛项中,选手们不仅展现专业护理技巧,更融入“敬老爱老”的传统理念,让照护更有“草原温度”。
大赛现场
此次大赛,既是通辽技能人才培养的“检阅台”,更是产业发展的“加油站”。从人才培育看,大赛秉持“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改、以赛提技”宗旨,让选手在比拼中找到差距。比如养老护理比赛中,有的选手意识到应急储备不足,赛后主动申请参加相关培训丰富实操经验;从产业赋能看,赛事定向培养的技能人才,正契合通辽打造“新能源产业基地”“农畜产品精深加工基地”的需求,为产业链补链强链提供人力支撑;从氛围营造看,大赛首次采用“赛展融合”模式,赛场内设8个技能成果展示区,邀请本地知名技能大师、民族工匠现场展示技能创新成果与民族特色工艺,让更多青年学者看到“凭技能能出彩、靠手艺能致富”,激发全社会对技能人才的尊重与认可。
获奖选手中,不少新生力量带着“服务家乡”的初心。2008年出生的赵永俊和2009年出生的任金浩携手参赛,拿下机电一体化赛项的一等奖,他们表示想把学到的技术用在本土,既能在家附近就业,也能更好地服务家乡的产业。母婴护理赛项一等奖获得者银露,是通辽市妇幼保健院的职工,她坦言:“学会母婴护理技能,不断为全市妇女儿童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妇幼健康服务,做母婴安全的守护者。”
“通辽市将以此次大赛为契机,进一步落实技能照亮前程培训行动,针对新能源、农畜产品加工、民族特色服务业等领域,打造更多‘订单式’技能培训项目,让更多通辽人凭技能立足、靠匠心圆梦,为通辽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技能支撑。”通辽市人力资源和就业服务中心主任王向宏说。
声明:本站所使用的图片文字等素材均来源于互联网共享平台,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及立场,如有侵权或异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