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锚定产业新支柱,加大力度推进机器人领域技能人才评价
2025年广东省高质量发展大会旗帜鲜明地提出,要在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两大领域“下大决心、集中发力”,构筑高技术、高成长、大体量的产业新支柱。为贯彻落实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要求,广东人社部门坚持“产业出题、评价···
2025年广东省高质量发展大会旗帜鲜明地提出,要在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两大领域“下大决心、集中发力”,构筑高技术、高成长、大体量的产业新支柱。为贯彻落实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要求,广东人社部门坚持“产业出题、评价破题、人才答题”系统思维,加大力度推进机器人领域技能人才评价,形成技能人才评价与产业转型升级同向而行、与技能人才成长同步发展局面,助力人才、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坚持以企业认可为准则 大力打造产教评技能生态链 产业发展的核心要素是企业。企业认可是技能人才评价工作活力之源。广东人社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技能照亮前程”工作部署,坚持以企业认可为准则,在全国率先开展产教评技能生态链建设。 大力支持龙头企业开发评价标准 完善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产业人才评价标准体系。指导企业制定自主评价规范,广东省、市人社部门主动送政策、送服务,为企业提供专人对接、上门辅导等服务,“量身定制”自主评价规范,确保评价内容精准对接产业所需,评价出来的人才能为产业所用。今年以来,全省指导开发相关企业评价规范15个,其中,工业机器人系统操作员5个,工业机器人系统运维员10个,受到企业和员工认可。支持深圳市优必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开发具身智能遥操作数据采集专项职业能力考核规范,推动具身智能机器人地方产业人才快速培养。 优必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在开展服务机器人应用技术员实操考试 强化政府引导、企业协同 联合省发改委、省工信厅、省国资委印发《广东省深化产教评技能生态链建设实施办法(试行)》,从组链建链、技能人才培养、评价、激励等方面完善支持政策体系。 在技能生态链企业探索实行“岗位需求+技能培训+技能评价+就业服务”四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工业机器人领域龙头企业库卡机器人(广东)有限公司顺利通过培育辅导,成为产教评技能生态链链主企业。佛山人社部门依托该企业积极开展工业机器人产教评一体化试点培训。库卡机器人(广东)有限公司针对自身招聘需求,梳理生成一份包含100个定向就业岗位清单,并于今年7月21日开展第一期机器人技能人才培训班,首期培训班有118名学员参加。培训期满后,由链主企业实施技能认证考核。培训考核合格学员就业渠道可拓宽至链内上下游企业,实现“培训+就业”的无缝衔接。 通过世赛成果转化创新技能人才评价模式 基于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充分吸收世界技能大赛标准的先进理念和技术要求,优化提升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试题质量和考核模式。广东省通过省市联动,在广州市成功开展了工业机器人系统操作员“一试两证”试点考核,共有16名考生顺利通过,获得了工业机器人系统操作员高级技能等级证书和发那科机器人调试工程师证书,实现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行业龙头企业证书“一试两证”评价模式,显著提升考生就业竞争力,为其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广州市机器人领域备案企业运用工业机器人开展员工技能培训现场 坚持以市场需求为核心 大力开展机器人领域技能人才评价 广东人社部门坚持以职业标准为基础,引入市场和行业组织多元评价主体,构建市场化技能人才评价模式,有效满足产业技能人员评价需求。 积极承担机器人相关职业技能标准开发工作 东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充分发挥产业优势,搭建“教师+技师+工程师”三师联合体开发机制,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指导下,联合广东汇邦智能装备有限公司、东莞市李群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等本地企业,深度参与现行工业机器人系统操作员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开发工作,贡献广东智慧。 加快培育社会评价主体 省人社部门通过“属地推荐、材料初审、专家评审、培育辅导”四级遴选机制,精心优选机器人相关评价机构,经备案机构作为评价主体,面向社会提供评价服务。备案初期,省人社部门提供工业机器人系统操作员、工业机器人系统运维员、服务机器人应用技术员、工业视觉系统运维员等职业技能等级认定省级题库,支持评价机构尽快开展认定。 吸纳专业组织参与社会评价 由人社部门牵头,充分调动行业资源开展评价工作,确保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专业性、权威性。 深圳市机器人协会作为备案社会评价机构,依托科研机构、行业企业和院校等专业技术力量,积极开展工业机器人领域考评员培训,为评价过程的公平公正保驾护航。 深圳市工业机器人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实操考场 中山市主动引入广东省机器人协会等社会评价机构,在市内设立多个工业机器人系统运维员社评考点。员工通过“培训+考证”模式,实现从普工到数字技工的转型,并享受相应技能等级对应的薪酬待遇,薪资平均提升30%,印证了“以评促培、以证促用”的实效。 截至目前,广东省已备案机器人相关职业评价机构254家,其中企业110家(含产教评技能生态链评价机构11家),院校103家,社会培训评价组织41家。累计组织工业机器人系统操作员等相关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获证超过3万人次,高级工以上1.19万人次,为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技能人才“动能”。 坚持以激励示范为引领 选拔机器人领域优秀技能人才 产业发展离不开“塔尖”人才的示范带动。广东人社部门以职业技能竞赛为牵引,选拔培育机器人领域优秀技能人才。2025年上半年,在广东省第四届职业技能大赛暨第三届全国技能大赛广东省选拔赛中,设置工业机器人系统运维、工业机器人系统操作等5个机器人相关竞赛项目,吸引了全省19个地市及部分省属单位共84名选手参赛,获胜选手既有企业一线职工,也有院校专业学生,他们在今年9月份代表广东参加在河南郑州举行的第三届全国技能大赛。 广东省第四届职业技能大赛机器人系统集成项目竞赛现场 通过同场竞技、比学互鉴的竞赛舞台,让技艺精湛的技能人才脱颖而出,不仅能吸引更多青年投身智能制造、工业机器人领域,更进一步向社会展现出机器人行业的勃勃生机。 同时,为充分发挥领军人才示范作用,大力弘扬工匠精神,2021年以来广东省每年从各行业选树一批首席技师、特级技师,鼓励各地按照属地高层次人才相关政策落实待遇。目前广东省评聘机器人领域特级技师2名,分别来自东莞市李群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TCL王牌电器(惠州)有限公司,均已兑现相关政策待遇。 未来,广东将深入贯彻落实人社部“技能照亮前程”大规模培训行动,推动技能强企相关工作部署,立足劳动者高质量充分就业和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需求,持续优化政策供给、服务供给、技术供给,让更多青年凭借机器人技能成才、就业、增收,为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智能机器人产业高地贡献“广东力量”。
声明:本站所使用的图片文字等素材均来源于互联网共享平台,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及立场,如有侵权或异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上一篇:安徽省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建设 工程质量检测人员技能竞赛在合肥举办
下一篇:没有了!